本次活动为线下活动,分享则是线上参与,在场也会有摩梭的小伙伴
当现代人努力推广碳中和、可持续、生态环保理念的时候,有太多山川水木万物有灵早就被多民族记载在他们的生活及书籍中,例如 司岗里中描写的“人与植物同为大地母亲的儿女”的佤族、历代维护坚守住竜林的哈尼族、不争抢土地注重轮流休耕游牧耕种的畲族…每 一个民族背后的生态文化观都值得我们去了解。
生活在川滇交界泸沽湖畔的摩梭人,保留着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母系大家庭为主的社会结构;保留着“男不娶、女不嫁”的“噻噻”(走 婚婚姻方式),也保留着崇尚自然的原始宗教–达巴教。在摩梭人社会中,男女关系不受传统婚姻制度的约束,而是建立在噻噻的基础上。噻 噻是摩梭语中的词汇,意为“走婚”,它代表了摩梭人对性与爱情的独特理解。这一制度允许男女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亲密的关系,但不要求他 们共同居住或共同承担育儿责任。摩梭人相信,通过噻噻,他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伴侣,而不受传统婚姻制度的束缚。